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线传真
【文艺评论】《新生万物》:以焕新表达助力扩大非遗“朋友圈”
发布日期:2023-01-18 18:59信息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浏览次数:

导读:兔年春节将至,在日益浓烈的年味儿里,一档关注非遗的焕新节目《新生万物》1月6日起在江苏卫视开播,节目以见物、见人、见艺、见情的讲述方式,将悠久技艺融入百姓日常、嵌入产业发展后展现出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气息和生活魅力,号召更多人以自己的焕新表达,助力非遗不断走向“新生”,让非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走进历史与传承,提升非遗文化价值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传统文化财富。提起非遗,一部分群体特别是青年观众知之甚少。因此,让非遗“活”起来的第一步,是将其看似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审美习惯向大众阐释清楚,唤醒今天的人们对非遗的文化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

从第一期聚焦扬州富春茶点,再到第二期打卡大理周城扎染,《新生万物》强调以充分的体验感来展现非遗文化精髓,通过走进非遗中“人”的技艺、经验、精神,擦亮非遗原本鲜活的面貌。第二期节目中,发起人杨澜、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与两组新锐设计师共同穿过茶马古道,来到“民族扎染之乡”周城,体验探访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白族扎染。节目中,他们向白族扎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段银开、省级传承人段树坤、州级传承人张翰敏、市级传承人段袁加拜师学艺,触摸“一根针线,绘制万物;一种蓝靛,晕染千年”的脉动。

板蓝居然还是一种染料?做一缸蓝靛染料有多讲究?“山峦染”竟能“染”出一幅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图》?为什么做扎染的工具,会是一根擀面杖?从种植棚到扎染坊,嘉宾们边看边听,边问边学,从复杂的工序和考究的手艺中,领悟“一针一线皆是诗,一蓝一白总关情”的真谛。当第一次做出扎染,第一次感受到时间绽放在蓝白之间的万物鲜活,杨澜感慨道:“扎染是人和自然一起完成的,不是只是人在完成的,这就是造物的神奇。”

《新生万物》通过特别打造电影质感的小剧场,以艺术手段解码非遗文化的历史基因。其中,《金花的蝴蝶》取材于白族民间传说,讲述一条蝴蝶扎染手帕系起的女孩金花和远行的心上人阿润情牵一生的故事,表现扎染作品蕴含的“爱”的主题。通过全流程的技艺体验和全脉络的文化梳理,《新生万物》生动可感地帮助观众消弭对非遗文化的陌生感,进而理解延续非遗烟火、守住非遗根脉的意义:非遗不只是关于手艺和技艺,在每一项非遗背后,都有值得传承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

走入生活和情感,触摸非遗鲜活的生命力

今天,非遗技艺已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让非遗文化展示出更具现实情怀、更富时代质感、更有生活温度的风采,才能让非遗与人们的情感产生交融共振,进而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新生万物》从纪实属性出发,将镜头对准热情洋溢的生活场景,捕捉人们同非遗之间密不可分的情感细节,感受非遗与时光共生共长的力量。

 在第二期节目中,如镜头所见,周城的街巷中,家家有染缸,户户有扎染,苍山洱海之间,扎染就如蓝天白云一般,一直与这片土地相连。扎染不仅是周城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也贯穿了白族人从出生、结婚到最后离开的重要人生节点,承载了他们最重要的情感,当地许多夫妻都是因为扎染结缘。节目中,嘉宾们专门拜访了大理周城的一对钻石婚老夫妻。当年,爷爷送给奶奶的见面礼,就是一块亲手制作的蝴蝶图案的扎染头巾。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合作做扎染,一做就是60年。靠着扎染,他们把孩子养大,又看着孩子们结婚生子,扎染见证了他们情比金坚的一路携手。杨澜专门请他们换上扎染服装,在镜头下,在织机前,留下幸福的合影。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被美好的蓝白色“治愈”了。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色彩,也是人和情感水乳交融的色彩,它代表了人们对生活最简单质朴的追求,令人心生向往。

走向青春和未来,激活无限的创造性

作为一档以“新生”为使命的节目,《新生万物》致力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更“潮起来”,努力在不失其本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新发展,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在“非遗焕新时刻”环节中,杨澜和单霁翔带领两队年轻设计师,通过实地体验、学习,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生活承载,将所感所得和年轻人的审美结合起来,设计、制作既新潮又实用的文创产品。设计师胡传健、于进江围绕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提出了打造糕点磨具和文创瓷器的创意;支晨以“正”为主题,设计了一个把针织在瓷器中穿插的悬挂式工艺品;苏素、杨松耀将“爱”的符号化为心形融入扎染,应用到服装、抱枕、帆布包等各种产品,让扎染走进年轻人的衣柜和生活。先传承、后创造的思想贯穿了节目始终,展现非遗焕发的全新魅力,号召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非遗创新创造,助力文化自信自强。

 (江苏卫视供稿)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