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年轻观众纷纷“入坑”,《中国考古大会》让深埋地下的遗址“活”起来了
发布日期:2022-08-22 19:39信息来源:广电独家 浏览次数:

《中国考古大会》通过连结考古场景,复现历史图景,将遗址的前世今生都“搬”上舞台,极大满足了广大观众想要亲临现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8月20日晚,伴随西汉南越王墓探秘之旅的结束,首季《中国考古大会》正式收官。作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制作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用13场纵横时空的“遗址遨游”,为广大观众送上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电视端15~24岁年轻观众、大学以上学历观众所占比例均有不同幅度上涨,节目观众构成呈现年轻化、高知化特点。

在融媒体端,《中国考古大会》更是显露出极强的年轻人吸附力:全季节目触达超97亿人次,连续13期登上微博综艺影响力榜文化类综艺TOP1,全网累计收获超164条热搜,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0.76亿,相关视频播放总量超1.4亿。与此同时,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向海外受众推介节目,覆盖人群近4亿。

“在时光机没有发明之前,文物和考古是穿越历史的最好方法。”一位观众如此写道。《中国考古大会》的独特魅力或许就在这里——它用集学术性、文艺范和科技感于一体的创新表达,让深埋地下的遗址“活”起来了。

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观赏体验中,我们一次次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迎面相遇,热泪盈眶。

▍把遗址“搬”上舞台,荟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精华,探源悠悠文明

2021年10月18日,值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正式公布。作为从众多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中层层遴选而出的代表,百大遗址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个多月后,《中国考古大会》亮相。首季节目所聚焦的十三大遗址,进一步荟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精华,重点站在探源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以遗址为“时光机”,带观众回到人类文明的原乡以及华夏文明萌发、演进、崛起的重要节点,与历史亲切谋面。

从年代分布来看,十三大遗址主要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两周、秦汉时期。

从距今七十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宝库”周口店遗址到“八九千年前的家园”贾湖遗址,六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史前文化面纱的城头山遗址,“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遗址,再到承载着三千多年前璀璨记忆的殷墟遗址、三星堆遗址、二里头遗址……

它们浓缩了中国考古学百年来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等方面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犹如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自带耀眼光芒。

与此同时,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考古大会》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踏访全国,既囊括了北京、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山西、江西、广东等地的“明星遗址”,还涉猎了洞穴、聚落、城址、陵寝、墓葬等丰富的遗址类型。

它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高度体现出节目在顶层设计上的主题统筹思维。

尤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中国考古大会》打破“中国大会系列”的传统答题模式,开创性地集时空探秘、舞蹈演绎、专家讲解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于一体,充分结合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为每处遗址量身打造“视+听+触”场景。

节目通过连结考古场景,复现历史图景,将遗址的前世今生都“搬”上舞台,极大满足了广大观众想要亲临现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网友表示:“一个个考古学界响亮的名字,终于以这样的形式来到了我们眼前。《中国考古大会》简直就是行走的考古文化宝库,好有代入感,文化宝藏实锤了!”

▍让遗址“活”在当下,衍生话题持续引发热议,激活“日用而不觉”的传承

“知其所来”,才能“明其所往”。在厚植文化自信的今天,考古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中国考古大会》的终极诉求,是通过生动而有效地传播考古成果,引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在遵循“科学、准确、严谨”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考古大会》从电视综艺属性和大众传播规律出发,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知识点、小细节,不断建立观众和考古的联结。

节目自开播以来,连续13期登上微博综艺影响力榜文化类综艺TOP1,相关衍生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无论#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什么是三揖三让礼#、#世界上第一口锅长什么样#、#兵马俑身上的紫色颜料有多特殊#引发的好奇追问,还是#三星堆古城相当于五个紫禁城#、#起源于中国的水稻养活了全球60%的人口#、#3000多年来中国的中字几乎没有改变#、#古代玉雕1毫米刻五六条纹路#、#北京猿人时期人类已能长时间保存火种#、#有一种紫叫中国紫#、#模范一词与千年前的青铜范铸法有关#激起的文化惊叹,或是#5000年前古人也吃螺狮#、#被3000多年前的古人喂了一把狗粮#、#古人的保温杯有点大#带火的萌点话题……

借助考古这一“历史的显微镜”,广大观众跟着节目一起抽丝剥茧,纷纷用他们的文化脑洞和生活视角解读考古发现。

在追看《中国考古大会》的过程中,观众到底是怎样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第三期节目,“考古推广人”郑晓宁所抒发的一段感慨代表了许多观众的心声。郑晓宁表示,感受最深的是两个词:一个是“日用而不觉”,一个是“蓬勃向上”。

“我们现有的很多传统,小到一个敲击打磨的动作,大到一种农耕蓄养的文化,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在不断地演化,而我们就是这条演化链条上的同胞。也因为有了生生不息的延续,才创造了如此灿烂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无比自豪,也无比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注、转发、热议之余,不少观众还争相晒出“观后笔记”,其形式五花八门,内容详尽有序,更有不少观众朋友在线求官方笔记,求知欲满满。

正值暑假,《中国考古大会》成了许多中小学生的必看节目,获赞“好看好玩还能学知识”,实在“不虚此行”。

▍致敬百年考古求索,引领更多年轻人了解、热爱甚至投身考古事业

凭借令人过目难忘的知识密度、艺术高度和科技浓度,《中国考古大会》在新一轮文化节目创新中脱颖而出。

如观众们所感受到的,这样一档厚重非凡的节目定是集结了多领域、多学科、多圈层人士的心血和汗水而成。从节目中,大家不仅可以触摸到整个创作团队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之心,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一代代考古人的致敬之意。

《中国考古大会》按照考古工作“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的思路设计环节,观众在随着“考古推广人”的视角一路探秘、一路解惑、一路领悟的过程中,感同身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用心体会着这份工作的伟大意义。

#周口店申遗报告仅用了7页作文纸#、#10年修复2479块碎片终还原青铜神树#、#考古人员用8年将上千碎片修复成马车#、#被九十岁的考古学家感动到了#……

节目在邀请各路考古专家权威解读的同时兼顾了对百年考古学史的追溯,以此深情礼赞一代代考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奋斗求索,温暖传递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

许多催人泪下的时刻都与考古人的故事有关:良渚文化发现人施昕更、发现第一颗北京猿人头盖骨的裴文中、秦始皇陵第一代考古队长袁仲一、前后八年参与阿房宫遗址考古项目的李毓芳……

老一代考古人择一事终一生,把全部青春乃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考古事业。他们用超出常人的耐心、细心和坚持才让我们得以了解到先人的智慧,一睹历史的风采。这份令人肃然起敬的赤诚感染也鼓舞着年轻一辈脚踏实地,继往开来。

经由《中国考古大会》对现代考古工作的多元展示,许多观众也一改对这份职业的刻板印象。节目让大家认识到,现如今,无数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于考古工作,中国考古也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在当前的考古战线上,70后和80后已成中坚力量,90后、00后正在快速成长,新的一代赶上了最好时期。

当看到有那么多热爱考古、学习考古的年轻人来到《中国考古大会》,老一代考古工作者们表示无比欣慰。他们相信,因为这档节目,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投身这份平凡而又不凡的工作,在薪火相传中,兢兢业业地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