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冬奥会正式落幕。冰雪运动题材影视作品近期也迎来集中爆发,《陪你逐风飞翔》《超越》《冰雪之名》等陆续播出,以竞技剧、青春剧、年代剧等多种类型探寻体育题材影视化的多元表达。
冰上项目影视化最热
冬奥题材剧开启多类型叙事
无论是已完结的《陪你逐风飞翔》《超越》还是在播的《冰雪之名》,都将视角锁定在了冰上运动,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个项目也成为影视创作最为集中的行业背景。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1992年女子短道速滑选手叶乔波和李琰两位运动员获得三枚银牌,实现了中国队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随后杨扬、王濛、周洋、申雪、赵宏博、武大靖等多位运动员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项目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使得两个项目获得较高的大众普及度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在影视呈现上也有着较强优势。短道速滑作为以速度决定成绩的项目,可以通过演员的局部肢体动作特写、演员的全景身位以及演员的运动状态等镜头语言直观呈现。速度的变化也预示着对抗的激烈程度,使得观众获得更加强烈的体验感。
而花样滑冰通过起跳、落地、旋转、托举等动作镜头体现运动员对技术和艺术的追求,编织艺术与体育融汇的景象。
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演员只需要完成准备状态、中景(上半身)的运动状态、以及面部特写等特殊的镜头处理,再辅之冰刀点地、以及专业运动员的全景运动镜头,再将其加以组接即可呈现出完整的运动状态。在保证连贯的基础上降低了拍摄难度,这或许也是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更利于影视化表达的原因之一。
在相同的竞技项目之下,《陪你逐风飞翔》《超越》《冰雪之名》三部剧则在不同的侧重下进行差异化呈现。
《陪你逐风飞翔》更注重”陪你“这一部分的描述,以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邵北笙和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沈争一的运动生涯为基础,在讲述二人各自为其目标奋进故事的同时,渲染剧中二人的爱情线,将体育题材与青春偶像剧叙事相结合。
《陪你逐风飞翔》进行了从“职场”到“冰场”的元素置换,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职场上事业有成的霸道总裁或学院中品学兼优的“高冷男神”变成了冰场上的“笙王子”,而初入职场的小白或学院里平平无奇却心地善良、一心向上的女主在剧中结合成了初次上冰却天赋异禀、奋发向上的沈争一,二人的缘分也就此开启。
故事情节方面,二人从“协议情侣”到慢慢发觉彼此的爱意,最后走到一起;世家仇恨变成现任教练与母亲同队时的信任纠葛;女主闺蜜成为短道速滑的队友,男主兄弟变成室友,闺蜜和兄弟在助推主线爱情的同时自身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心生爱意穷追不舍的女配变成了男主的双人滑搭档却也难逃情场失意职场得意的命运,诸如此类的偶像剧戏码在剧中一一推进,在点明“运动”主题的同时,也将男女主情感层面的一波三折加以表达。
而《超越》更注重事业线,陈冕从旱冰转项短道速滑,奠定了先天的劣势,在省队、国家队、再到国际比赛上都设置了不同的瓶颈、障碍、以及各种强劲的对手,同时父亲的否定以及对她人的偏爱也成为了陈冕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她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攻克所有的难关,一步一步的滑向属于她的领奖台才能证明自己值得、自己的坚持值得。
《冰雪之名》更像是一部具有生活气息的年代剧,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时代背景,描述了位于东北雪乡的一家人四十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
《冰雪之名》的上篇《冰雪情缘》描绘了一张兼具事业、爱情、亲情的浮世千绘图。李冰河和严振华既是双人花样滑冰的搭档,也是情侣的关系,然而他们的身份地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李冰河是厂长的女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严振华有着截肢的父亲、被裁员的姑姑、负债累累的叔叔,如严振华所说:他和李冰河虽然在同一个冰场上,但是却是两个世界的人。
同时,严振华的技术也与李冰河逐渐形成差距,曾经的搭档李冰河成为了望尘莫及的存在,也使得本就出身于农村,带着阶级色彩和自卑心理的严振华愈发难堪。二人的爱情和事业交织在一起,互为助推也互为桎梏,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灼局面。
而另一方面,”老好人“形象的厂长,脾气乖戾的厂长夫人、不愿成为别人负担的父亲、“投机取巧”一门心思想挣大钱的二叔、自立要强的姑姑、以及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小洁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勾勒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轮廓,起到了还原时代背景的作用,同时多样的人物性格也增强了支线剧情的故事性,丰富了整部剧的看点。
由此可见,体育题材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已不再是单一的叙事模板,在体现体育竞技对抗性的同时,影视创作也兼顾了爱情、家庭、社会等多重元素,架构完整的时空。
代际传承与成长之路
冬奥题材剧的共同母题
虽然《陪你逐风飞翔》《超越》《冰雪之名》几部剧的类型各不相同,但老一辈运动员与新一代运动员间的传承、运动员的成长,却是这几部剧共同的核心,同时也是竞技体育题材剧的叙事焦点。
《超越》采用双线叙事的形式,以陈冕为主的新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与以陈敬业、郑凯新、江宏三位父辈人物为代表的第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之间,通过陈敬业和陈冕的血脉关系,交织出两个时代的运动员传承共进的故事。
以陈敬业、郑凯新、江宏为首的初代黑龙江短道速滑队,在竞争国家队名额的比赛时发生了意外,陈敬业在和郑凯新竞争第一名时加速超越,导致江宏抱憾退役,而这一点也成为了三个人共同的心结,三人分立于天南地北、互不联系,却都难以忘却自己初心,难以割舍对短道速滑的热爱,分别从事着与之相关的工作。
在机缘巧合下,郑凯新成为了陈冕短道速滑的教练,而陈敬业作为陈冕的父亲自然与之建立起联系,昔日的前因后果也渐渐浮出水面。在陈冕的一路突破与晋级中,老一辈的三人在国家队重新聚首,三人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将各自的训练秘诀传授给陈冕,而她也怀揣着上一辈的殷切期望与自身的期盼,滑向了属于她的领奖台。
在陈冕一路成长的过程中,她曾经的对手变成了队友,固化的训练方式也在不断革新,而《超越》的四层含义也得以揭示:超越眼前的劲敌、超越曾经的自己、“超越”(打破)冰封的关系,“超越”(突破)陈旧的价值观念。
《陪你逐风飞翔》与《超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直渴望团队有凝聚力、强调战术配合的庄教练与沈争一的母亲曾是昔日的队友,因为二人间的不信任,导致沈争一的母亲遗憾退役。二人借由沈争一的缘故再度相逢,化解了当年的恩怨。昔日的误会造就了更注重团队意识的庄教练,而庄教练培养出了以团队为重的沈争一,亦是一种传承精神。
《冰雪之名》在已更新的剧情中着重刻画了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根据故事简介和人物介绍可知,在后面的剧情中,严阳作为严振华的儿子走向了冬奥会的赛场,对体育精神、奥运精神的理解逐渐深刻也是由于他找寻到父辈故事才使得他更加坚定自己奋斗的道路。
无论在何种故事类型中,人物成长、人物命运,都和故事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而在体育题材影视剧中人物成长尤为重要,它不但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更是使观众实现共情的重要途径,同时一部剧的人物是否立体,也是一部剧的剧情能否陡生波澜的关键。
真实性与价值感
体育题材影视创作仍有进阶空间
《陪你逐风飞翔》《超越》《冰雪之名》作为同一题材的不同类型剧,展现了体育题材的多种可能性,也展现出了不同题材创作的优势与难点。
《陪你逐风飞翔》中王濛作为特聘教练出现在镜头中,《超越》中每集后面附有运动员的采访镜头,均起到了致敬时代、致敬冬奥、致敬体育竞技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整部剧的真实性,强化了观众的代入感。
《超越》中的陈敬业、陈冕、《冰雪之名》中的唐剑在比赛都遭受到心理上的打击,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体现出运动员在赛场下的艰辛,这也是对运动员的训练、生活颇为真实的写照。
《冰雪之名》摒弃了“金手指”,每一个矛盾的化解关键在前文中都有明确的铺垫,例如严振华和李冰河需要寻一位舞蹈老师时,前文中一直在少年宫学习舞蹈的妹妹成为牵线的关键人物。诸如此类的设计映照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并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而是要自己发觉出路。
可以说,每部剧都在尽可能地表现真实性,而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剧情设置、角色选取等方面,几部剧也都或多或少暴露出了一定问题,
《陪你逐风飞翔》就整体篇幅而言,感情线的戏份要远高于训练以及竞技的戏份,戏份的不均等分配则导致主次不明、喧宾夺主,一定程序上也削弱了体育题材的专业性和纯粹。邵北笙的第一任选手因为其一句“不和搭档谈恋爱”则放弃了自己的体育梦想,变回普通人,一心一意追求邵北笙,而邵北笙在剧中对沈争一也秉持了爱情优先于事业的举动,此举或许有失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就《冰雪之名》来说,该剧具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但在多条支线并行的情况下,无论是严振华和李冰河的爱情线还是事业线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该剧的地理位置定位于黑龙江一代,而男主角严振华却成为了特殊性的存在,自出场起即伴随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二叔一起朗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削弱了观众对于人物的代入感。
从结局来看,当前的体育题材剧大多以夺金这一事件作为故事的结局,而体育竞技除去对于荣誉的追求外,更倾向于弘扬体育人文精神。在创作中或许可以借鉴《夺冠》等体育题材电影中的主题深化和精神价值的体现,夺金固然可贵,而兼顾人文价值倡导,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呈现。
另一方面,由于动作技术难度、拍摄难度、以及规则与技巧等限制,体育类题材的影视剧相较于比赛现场,缺少了跟镜头、解说镜头等一系列现场镜头,而缺失的丰富镜头语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竞技的对抗性和观众观赏中所需的现场感。
基于此,提升体育题材的影视化观感则需合力配比各元素的权重、增加镜头中的现场感,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同时,现阶段影视化的冬奥项目集中于“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项目上,易于形成同质化倾向,有待开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