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中国新闻奖评选改革有变化!
发布日期:2022-09-06 18:21信息来源:广电头条 浏览次数:

中国记协今年6月正式公布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今年起,评选扩大评委库,增加懂行专家,增设评委实名打分环节,打分结果作为评选参考依据,进一步增强评选专业性客观性。

根据中国记协此前发布的中国新闻奖评选改革相关信息:今年起,评选扩大评委库,增加懂行专家,增设评委实名打分环节,打分结果作为评选参考依据,进一步增强评选专业性客观性。

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

就2022年中国新闻奖评选答记者问

中国记协今年6月正式公布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

一、为什么要对中国新闻奖评选进行改革?

答:经过31年的发展变化,中国新闻奖在奖项设置和评选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一些问题。一是不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情况。现有奖项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不同传播介质分类设奖,不符合媒体发展实际。二是多维度分类造成奖项交叉。现有奖项既按媒体介质又按作品形态分类,形成奖项交叉。比如视频直播既有电视直播、又有移动直播。文字评论既有文字奖项的新闻评论,又有副刊奖项的文艺评论等。三是部分奖项难以从作品角度进行评价。有的奖项滞后媒体实践。造成上述情况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新闻奖一直做“加法”,合并其他多个奖项;二是不断传承原有奖项,“打补丁”扩容;三是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带来新闻作品形态多样化。因此,需要从新闻专业和新闻工作实际出发,对奖项设置进行改革。

二、为这次改革做了哪些准备?

答:中国记协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记协深化改革方案》,高度重视中国新闻奖改革工作,从2021年4月起进行深入调研,先后召开7次座谈会,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新闻教研机构、省级记协和专业记协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中国新闻奖改革方案。

对改革方案,新闻界各方面均表示支持和赞同。大家一致赞同“聚焦新闻作品、服务融合发展”的改革方向,赞同“尊重专业、尊重传统、尊重实际”的设奖原则,赞同“奖数保持稳定、优化奖项结构”的总体思路。各方面都认为,按专业要求以形式体裁为主线设置基础奖项,同时根据新闻宣传工作需要以内容题材设置专门奖项,既坚持了新闻作品分类的专业性,又体现了新闻工作的特殊性。

三、奖项设置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新闻奖评选坚持“三新”原则,即评选的主体是国家批准的新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的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工作应紧紧围绕新闻作品来进行,以引导新闻工作者钻研业务、增强“四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奖项设置应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打破作品形态和传播介质,贯通各类媒体。

优化奖项结构,共设20个奖项,奖数为380个。设置基础奖项,使之更具专业性和包容性,更广泛覆盖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群体。设置专门奖项,服务工作大局。强化基础项、增加专门项、合并同类项、减少交叉项、取消不宜项。

四、奖项设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以新闻作品体裁为主线设置基础奖项。设置消息、评论、通讯3大基础奖项。把文字消息、广播消息、电视消息3个奖项合并为消息。把文字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3个奖项合并为评论。二是根据新闻实践设置基础奖项。保留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副刊作品、新闻专栏4个基础奖项。新闻论文奖项更名为新闻业务研究。三是尊重媒体特性设置基础奖项。设置新闻专题、系列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纪录片6个基础奖项。把广播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题、短视频专题报道4个奖项合并为新闻专题。把分散在多个奖项中的系列、连续、组合报道合并为系列报道。把广播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访谈节目2个奖项合并为新闻访谈。把广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移动直播3个奖项合并为新闻直播。合并报纸版面、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电视新闻节目编排3个奖项为新闻编排。四是根据内容题材设置专门奖项。设置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4个专门奖项。其中,国际传播为保留奖项。五是鼓励融合发展创新设置专门奖项。增设融合报道奖项,鼓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增设应用创新奖项,鼓励媒体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研发“新闻+服务”的创新性信息服务产品。六是取消作品属性不鲜明的奖项。取消创意互动和页(界)面设计奖项,突出对新闻作品的评选。

改革后,中国新闻奖设置消息、评论、通讯、新闻专题、新闻纪录片、系列报道、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副刊作品、新闻访谈、新闻直播、新闻编排、新闻专栏、新闻业务研究14个基础奖项;设置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融合报道、应用创新6个专门奖项。

五、改革如何体现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

答: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改革是主动适应媒体变革的必要举措。一是顺应融合发展,打破作品形态和传播介质,贯通各类媒体设置奖项,各类媒体均可参加各奖项的评选,大大拓展了新媒体参评项目,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二是优化奖项结构,以新闻作品体裁为主线,同时尊重媒体特性和新闻实践设置基础奖项,使结构更合理,更具专业性和包容性,更广泛覆盖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内的新闻工作者群体;三是服务工作大局,以内容题材为主线设置专门奖项,特别鼓励融合发展创新,新设融合报道、应用创新项目,以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六、评选机制有哪些主要变革?

答:一是坚持倾斜新闻工作一线,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评,厅局级领导干部非主创人员不参评。二是完善初评机制,初评工作一律由记协和中央新闻单位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不再参与作品的报送。三是扩大评委库,增加懂行专家,减少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四是改革评选制度,增设评委实名打分环节,进一步增强评选专业性客观性。

中国记协在今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特别新设了“融合报道”和“应用创新”奖项,就是希望以此推动主流媒体既能不断推出“镇版”之作、也能持续产生“刷屏”之效,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让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深化中国新闻奖改革,是中央赋予中国记协的一项重要任务,备受全国新闻界关注和期待。此次改革是中国新闻奖设立以来的一次大力度改革,是顺应时代需要和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发挥中国新闻奖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举措。

作为中央批准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是党的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百万新闻人心目中的“行业标杆”。自1991年设立以来,中国新闻奖先后评出7700多件获奖作品。

新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集中体现了改革成果,在多个方面有所创新突破:改革后,原有29个奖项优化为20个,奖项设置逻辑更清晰、结构更合理、导向更鲜明。

改革后,介质限制被突破、参评“赛道”被打通,各类媒体可参加各个奖项评选,大家同台竞技、综合比拼、互学互鉴,有助于提高融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

此次改革,进一步调整了评选范围,首次将所有具有采编业务资质的新闻单位纳入参评范围,今后,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也可推荐报送作品参评,扩大了新闻奖的覆盖面。

进一步优化评委构成,扩大评委库“容量”、丰富评委库“光谱”,邀请吸收更多高水平有影响的资深新闻工作者、跨介质媒体从业人员、熟悉融媒体生产和国际传播的业界专家及骨干参与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在有关环节引入“打分制”,由评委对所评作品进行实名打分,打分结果作为参考依据。

值得称道的变化是此次改革取消了对作品的字数、时长限制,有效减少“遗珠之憾”。通常认为,好新闻应短小精悍。但是面对不同的题材,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注重作品的表达效率方是应有之义。

舆论监督报道奖项的设立可谓“惊喜”。长期以来,公众对舆论监督报道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舆论监督是“抹黑”“添乱”。这其实是对舆论监督的曲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从本质上来讲,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一致的出发点和统一的校验标准。舆论监督报道奖项的设立,激浊扬清、扶正祛邪,鼓励媒体真正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激励从业人员切实担负起“瞭望者”的使命。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此次改革亦是新形势下主动作为、守正创新的必要举措,除却打破限制、贯通各类媒体设置基础奖项外,另增设“融合报道”“应用创新”两个专门奖项以鼓励发展创新,明确内容是核心、技术服务内容的本质要求,强调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公共职能,正能量与大流量相得益彰,真正发扬好新闻的价值。同时,改革后的评选办法明确规定“各省(区、市)记协报送作品必须有 1 件以上县级融媒体中心作品”,鼓励县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创优,助力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与时俱进的中国新闻奖无疑是这篇文章最好的“记录者”之一。

“基础类”奖项的设置回应了对新闻工作者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能够更清晰地为当下新闻工作者提供“优秀的专业新闻作品”的参考,激励新闻媒体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精进专业素养。

为推动新闻媒体真正实现从技术、内容到组织架构层面的深度融合,这次改革弱化了媒介性质在奖项分类上的作用。不同介质对传播内容和效果会有影响,作品是否发挥了自身的介质特点、优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新版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在拥抱时代服务人民中彰显价值。特别是在“专门类”中设置的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的评选项目突出强调了新闻工作者要争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和“中国故事的讲述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树典型、立榜样,希冀涌现出更多“综观全局、心系大众、勤勉敬业、耳聪目明”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