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开学第一课》:一堂“以理想照亮未来”的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1-09-02 18:19信息来源:广电时评 浏览次数: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1日,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并上线央视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张桂梅,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航天英雄杨利伟,现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的何晓莉,中国空间站中的三位航天员,奥运冠军巩立姣与杨倩等讲述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以及奉献青春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

开播后,引发网络热议,收获了学生、家长广泛好评。#张桂梅说自己理想是当一名物理学家##李大钊留给后人的财富##苏炳添杨倩孙颖莎的开学寄语#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评论:“《开学第一课》太好哭了”“少年强则国强,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以建党精神点燃理想之光

紧扣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主题主线,2021年《开学第一课》分为“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理想是石,铺就奋斗征程”“理想是路,开启幸福生活”“理想是光,照亮复兴之梦”四个篇章。

节目的第一个故事围绕《共产党宣言》展开。党的早期领袖陈独秀委托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陈望道废寝忘食,把墨汁当成了红糖,有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一典故;毛泽东一生中,读的遍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

烈士蓝蒂裕就义前留给5岁儿子的诗,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事迹、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的事迹、西海固老百姓集体搬迁到闽宁镇摆脱贫困的故事、张桂梅燃烧自己照亮山区学生求学路的事迹……也无不诠释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开学第一课》用伟大建党精神串联过去、现在和未来,凝聚起新时代的精神力量,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光。

让红色故事可触可感 

结合实物讲述英雄故事,《开学第一课》展现出真人真事真情感。

《开学第一课》邀请了李大钊的孙子、“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讲述李大钊的故事。李大钊的月薪有二百多块大洋,绝大部分都用于党的革命事业和支持困难群众,“我祖父牺牲后,别人问李大钊给家人留下了什么。我说没有留下财富,只有精神财富”“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党员的忠诚,节目邀请了拉齐尼14岁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从孩子的视角讲述自己眼中的英雄父亲以及立志成为第四代守边员的故事。“爸爸,我忘了告诉您,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回到我们的红其拉甫,到时候鲜艳的红花和展翅的雄鹰,一起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都尔汗真挚动人的讲述,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中国核潜艇的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的女儿彭洁讲述了父亲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故事,“为祖国深潜,为核电拓荒,愿将此身长报国,俯首甘为‘拓荒牛’。”康辉在节目中朗读了彭士禄生前的手稿,其中写道,“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文物和实证,让红色故事立体鲜活起来。这些可感知、可触摸的实物,彰显了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成为党系列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

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融合,寓教于乐

2021年《开学第一课》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例如把戏剧演绎、古今对话引入节目中。为了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理解“小康梦”的起源与内涵演变,节目邀请表演艺术家王绘春扮演汉代学者,与九名学童共同复现出一个汉代的学堂,康辉与课代表彭友鑫以当代人的身份走入汉代学堂,与学者、古代学童们展开关于小康的跨时空对话。

节目通过云观众连线的方式,让全国多地的中小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如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学生讲述了“新安旅行团”故事,演唱了《新安旅行团团歌》。

节目紧密结合当下热点,邀请奥运冠军讲述在东京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故事,实时连线中国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并进行互动实验,开启青少年立志报国的情怀和浓厚的科学兴趣。

《开学第一课》主题鲜明突出,感染力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一堂高品质的国家级立德树人公开课。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