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追星”,广电视听给力!​
发布日期:2021-05-20 10:35信息来源: 广电时评 浏览次数:

“天问”落火、“北斗”升空、“胖五”飞天……广电视听联动大屏小屏,多角度多样态宣传报道中华民族不懈追求航天梦的伟大历程。

“你好火星,中国来了!”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随着“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大屏上,多档电视节目直击了这次踩到火星去的“脚印”;小屏端,@央视新闻、@CCTV4等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与数百万网友共同见证我国航天事业又一巨大飞跃。

从“胖五”飞天、“嫦娥”回家,再到“北斗”升空、“天问”落火……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荧屏上的“追星”,也不曾停歇。以科技时事热点切入,大小屏上多档新闻节目、直播节目、纪录片、综艺等,从多角度记录下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次倒数,每一次心跳,每一个脚步,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引领观众们一起翱翔太空。

在直播声中,一起倒数!

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短视频,以第一时间、第一动态、第一视角为特色的“追星”直播,成为与观众深互动的科技类视听作品。

“点火升空!”

2020年06月25日上午9时43分许,搭载北斗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着红色热浪升天,北斗收官之星奔向苍穹。而在该次央视新闻的直播中,多机位慢直播、18路镜头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追星”视角。

据悉,该直播团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架设启用了18路镜头,包括慢镜头、特种镜头、工业镜头和星空镜头。工业镜头架设在火箭上、塔架上,用于监测火箭的状态;在离火箭百米的位置架设特种镜头,用于近距离拍摄火箭升空,最近的镜头距离火箭15米,同时首次在转播车内架设机位展现电视台拍摄火箭发射的切换过程,完整呈现了火箭分离、剥落、入轨等珍贵瞬间。

可以探测强雷暴电场强度的尖端仪器,充满氢气的“大白”探空气球,起飞重量202吨的长征三号实体火箭,功绩卓越的“东方红一号"发射塔架……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许多网友跟随主播的镜头,以第一视角“走进”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随着一声令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出征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时代正式开启,将在太空里搭建起属于中国人的“天宫”。荧屏上,央视新闻多端多平台对发射全程进行直播,与数百万观众共同见证天和出征。

同时,伴随着火箭腾空的轰鸣声,节目也将镜头对准了背后默默无闻的“大国工匠”们,记录下他们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有振奋有欣喜有感慨,勾勒出科技发展背后的温暖人文力量。

“从‘天和’第一天开始综合测试起,我就一直陪伴着它,到现在有5年了,我觉得有一种看着自己的孩子长成人了,然后现在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的那种感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测试指挥二岗李霁川说。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B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冯韶伟说:“(长五火箭)从2006年立项到现在,其实已经经历了15年的历程,每一个关键的环节都经过了大量的实验验证,所以说我们对自己的技术,还有一些质量保障体系都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0年5月16日至17日,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以“离开地球表面”为主题首次在抖音官方号“我们的太空”发起联合直播。据统计,当天直播总观看人数突破30万,#四大航天发射场首次联合直播#登上热搜榜第5位,而网友们参与的#一分钟造火箭#话题更是在短短的时间内突破5.3亿播放量。

多元影像,记录伟大航天梦

不仅直播,纪录片、电视节目也以丰富的视听语言触摸科技发展的每一次脉动,用影像记录下历史的瞬间。

有的人凭借高超的金属雕刻技术,熟练地完成航天科工精密零部件的加工;有的人凭借刻苦钻研,攻克了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密封舱体的焊接难题;还有的人在无数次悉心调试后,将中国的动车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节目《大国工匠·技能报国》第八季将目光聚焦于一批“后浪”——5位技能超群的新一代“手艺人”,其中就包括航天人。

“干每一件事情,我都追求把它做到极致,因为这是在为国家做……”,30岁出头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83厂高级技师常晓飞,能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身怀绝技的他参与了国家导弹和宇航产品的复杂关键零部件,以及新型卫星零部件的制造任务。

以时间为线索,用倒数来记录,追踪记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天问一号”的科学短纪录片《Hi,火星》,以10集、5分钟的轻体量,历时40天深入拍摄了科研人员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的准备工作和日常生活。

围绕火星探测器发射的过程展开,该片针对受众普遍关注的火星热点问题展开科学探索与猜想,通过总工程师采访、科研人员一线讲述、工程动画展示等方式鲜活呈现了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活动。并从航天科学、构造地质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科普等多个角度,打开科学与想象的空间,为观众带来有趣的发射见闻与火星“秘密”。

从一颗星到满天星,50年,斗转星移;50年,沧桑巨变。在荧屏生动、多元的科技类视听作品影响下,许多网友由衷地为国家科技发展而自豪,写下了无数弹幕与感言;许多人也突然发现,科技发展不仅是国家工程,更是我们每个人最引以为傲的“追星”之旅。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