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观察】从创作队伍入手提升精品创作
发布日期:2021-03-16 18:33信息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浏览次数:

导读:近年来,我国视听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勃勃生机。作为影响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创作者成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关键的决定性的重要力量,对创作队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提升精品创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一、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政策调控对创作者的影响深远。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以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为抓手,加大内容方面的供给侧改革力度,相继出台鼓励制播纪录片、倡导现实题材影视剧、限制娱乐类节目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对创作者在题材、节目类别、创作手法选择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调研相关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创作者倾向于创作反映时事、民生类等现实题材作品,比重大于真人秀、歌唱选拔等综艺作品创作,说明政策调控已产生实际效果。

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对创作者的影响不容忽视。除了政策调控,对创作影响最大的两项要素为市场需求与资方意愿。节目制作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以观众喜好或者收视率高低为基准,策划制作相应类别的视听产品,进而督促旗下的创作者进行创作生产。一些投资方因业绩要求或者签署了对赌协议,对快速变现有很高的需求,制作公司只能压缩成本、缩短影视作品的生产周期。虽然绝大多数创作者认为无论成本高低,保证质量最重要,但推动项目获得盈利、为公司提供利润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导致不少创作者很难有充裕时间与平和心境来耐心打磨剧本,拉低了作品的质量。

创作者自身因素影响其创作风格与偏好。创作者的个人阅历、生活体验是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当下的视听创作者普遍受到过高等教育,但大多数创作者比较年轻,从业资历浅,涉世未深,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观察和判断容易陷入“一己之见”,题材选择往往局限于“个人情感”“家庭琐事”。因此,如何引导创作者走出小我,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真正感知社会变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具现实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尚需主管部门综合施策。

二、从加强创作队伍的管理和服务入手,促进视听精品生产

(一)完善视听创作队伍管理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协同性

视听创作队伍整体积极向上,但也面临一些生存困境和监管空白,在媒体融合大环境大趋势下,视听创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业内对国家宏观综合性政策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应考虑广电、文化、网信、民政、公安、人社、新闻出版、版权、税务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出台管理与服务政策,并注意政策规制之间的周延与衔接。

一是指导方针上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党对视听创作的领导体制,形成工作格局。同时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在视听行业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使创作者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二是方向上要本着对体制内外的视听创作者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的原则,评奖评优、职称申报等各方面管理和服务都做到一视同仁。

三是厘清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之间的职能边界,赋予行业组织一定权力。探索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内容审核等一些事务性工作,交由行业组织承担。对行业组织的管理层人员构成比例作出规定,吸纳行业一线人员加入到协会管理层中,使其真正代表从业者的利益。

四是多部门联动制定诚信守则,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同时作好创作者劳动权益保护与社会保障工作。严格监督劳动合同的公平合理性,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档案转移接续办法,为创作者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

(二)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维护视听创作者的初心与热情

通过强化版权保护创作者创作热情,是多出视听精品的前提。要持续加大现代技术环境下打击盗版行为的工作力度。要关注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应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增强版权贸易透明度,减少盗版可能性;二是加大惩戒力度,盗版者不仅将接受民事或刑事处罚,还要录入个人诚信体系;三是鼓励行业加快推广付费收看、内容分账等商业模式,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变现渠道和长久收益。

探索以编剧为中心建立良性产业生态体系,是多出视听精品的长效机制。推进编剧中心制的做法,对扭转产业链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有一定意义。在实践操作中,可考虑先从改变购销机制入手。播出平台首先通过剧本大致确定购片价格,签订购买合同,拍摄完成之后,依据完成片对剧本的还原度和导演演员等后期创作者艺术表现力的高低,在一定比例之内上下浮动购片价格。作品的销售价格与编剧(剧本)的关联度大,与明星或导演的关联度小,视听作品的内容价值才能真正大于外在形式价值,产业的良性生态体系才能建立。

(三)以人才培养和职称评定为抓手,加强创作者队伍建设

拓宽成才通道,提高创作队伍培养力度和精准度。一是鼓励体制内外视听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机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安排换岗交流、挂职锻炼,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是推动教育部门改进高校创作人才培养方式,专业和课程设置对接市场需求,吸收一线人员进课堂,鼓励高校和业界联合培养创作人才。三是不断拓宽行政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创作人才培养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范围;针对培训对象需求,加强“订单式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完善职称评定,健全资质体系。体制内外的创作者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上应享有同等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快推动播出机构、网络视听平台、节目制作机构等落实好人社部《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向用人主体放权,支持各类视听机构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适时调整视听创作类职称专业划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动建立健全视听创作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引导视听行业进一步走向治理体系规范化。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