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党领导广电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发布日期:2021-12-06 18:29信息来源:国家广电总局 浏览次数: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勇往直前,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广电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立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与党同心同行、砥砺奋进,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广电在党领导下稳步向前,不断发展

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国广电事业在艰苦岁月中创立,在战胜困难中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展。从当年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的“窑洞电台”,发展成为装备先进、覆盖广泛、队伍庞大的现代广电体系,成为党的重要宣传思想阵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广电在党领导下创立起步

抗日战争中诞生的人民广播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筹备和创办的,目的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开辟一个快捷的宣传渠道,打破敌人的舆论封锁,及时传送党的声音。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1940年春,党中央成立了广播委员会。1940年12月30日,在简陋的窑洞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红色广电的诞生。党中央对延安台的筹备、开播非常重视,多次在有关文件中要求各地组织按时收听,毛泽东同志特意嘱咐延安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把广播办好。在党的领导下,延安台把党的主张传送到四面八方,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和凝聚各方力量、打破敌人的舆论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宣传革命理论、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很多有志青年就是因为听了延安的广播而投身革命,延安广播被称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

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台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紧跟党中央转战各地。从延安到太行,从平山到北京,陕北台通过播发党的公报、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和评论文章、开展对国民党方面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把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天下,成为对敌斗争的攻心利器。1941年12月开办日语广播,1947年9月开办英语广播,把中国人民的声音向世界传递。人民广播事业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舆论阵地,为发动群众、动员革命、夺取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为新中国广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人才、物质和技术基础。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电事业快速发展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实况通过人民广播传遍大江南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实况直播,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新纪元的开始,人民广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全国上下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广播电视实现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完成了对私营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有线广播逐渐建立。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我国广电事业初步确立了管理体制,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全国传输覆盖网络、全国联播机制、全国广播收音网初步建成。195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要办电视台。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播。1964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北京电视台题字。1973年实现彩色电视正式播出,1975年建成可通达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微波传输网。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节目。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从1949年到1978年,党领导我国广电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05座,县广播站2300多座,电视台37座,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37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近18万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38种外语和5种汉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对外播出,人民广播信号覆盖到世界各地。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电事业持续改革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推动了广电事业持续30多年的改革创新和高速发展。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明确具体方向和原则要求,指引推动广电事业不断创新发展。1983年中央37号文件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确立了我国广电事业的领导体制和发展方针,为广电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传输覆盖、新闻宣传、文艺创作、产业发展、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广电事业全面进步。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推动下,广电系统持续实施重点工程驱动战略。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这是全国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一项系统工程。2000年开始,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实施“西新工程”,进一步解决了老少边穷地区1亿多人口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到2010年底,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这些惠民工程的实施,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世纪之初,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梯次展开,广播电视数字化转型全面启动,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频道频率进一步专业化发展,产业运营生机勃勃,网络视听开始萌发生长,广电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党领导新时代广电事业坚持守正创新,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四届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的贺信中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重要要求,为广电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电系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各方面工作呈现崭新气象、取得重大成就。目前,我国已建成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手段并用、国内国际传播并举的广电综合传输覆盖网,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各类创作生产持续繁荣,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广电大国。

1.广电宣传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组织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大力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工程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不断创新新闻宣传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阐释中央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做好重大主题主线宣传,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媒体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思想的田野》《这就是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等理论节目引发热烈反响。广电媒体特别是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台加快融合传播,推出更多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创新融合产品,全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权威信息发布,推动科普宣传,丰富优质内容供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独特作用。

2.广电内容创作生产持续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行业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坚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围绕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时代明德,加强统筹规划,全力以赴做好内容建设,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前行力量。深入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实施结构化管理,大力扶持“公益、文化、原创”节目,鼓励“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内容创作,推动打造了更多原创节目品牌。完善重大题材创作引导扶持机制,构建形成重大题材项目库,加强全流程管理指导,重大主题创作生产取得显著成效。聚焦提升内容品质,实施“网络视听节目提升工程”,从源头上强化价值引领、树立精品导向,推动创作传播更多网络视听优秀作品。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山海情》《功勋》《觉醒年代》《外交风云》《伟大的转折》《大江大河》《绿水青山》《可爱的中国》等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得到广泛好评。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等网络视听节目丰富多彩,短视频、互动视频等内容形态加速创新,2020年全国互联网音视频节目增量超过2亿小时。

3.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断提质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细化实施服务指导目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实施惠民工程为抓手,着力加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全国应急广播体系,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和译制能力提升等工程项目建设,点线面齐头并进,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升级转变,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至2020年底,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8%和99.59%,全国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1.47亿户,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精神文化需求。

4.广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积极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新趋势,深入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人工智能、超高清、VR/AR等技术在广电领域广泛应用,推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各级广电媒体机构融媒体建设不断提速,频道频率+网站+“两微一端”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基本建成,全媒体制播“端到端”流程再造、体系重构加速推广,涌现出一批先导单位、典型案例和成长项目,媒体融合传播力大幅提升。加快数字化高清化发展,全国已有高清电视频道917个,4K超高清频道8个,全国有线电视高清用户超过1亿。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广电5G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加快推进。加快核心技术标准研发,高清视频等关键技术和标准制定取得重要突破,行业技术创新不断迭代升级。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智慧广电实施方案,智慧广电建设的服务内容和生态边界不断拓展,广电系统从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加快转变。

5.广播电视走出去工作不断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深入实施“视听中国”播映工程,不断完善对外传播体系,视听内容海外传播不断提档升级。中俄媒体交流年、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电视周等重大媒体活动成效显著,“中国联合展台”已成为国际节展重要品牌,“电视中国剧场”影响不断提升,丝绸之路影视桥、中非影视合作创新提升、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影视类)等重点工程助力“走出去”深度、广度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优秀译制作品已储备1600多部、6万多小时、36个语种,实现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以DT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服务、设备出口贸易,带动内容和产业走出去,提升了广电视听国际传播竞争优势。创新思路举措推动网络视听平台拓展海外市场,为世界客观了解中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窗口。

6.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深入实施管理优化工程,坚持“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健全管理、服务、保障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管理职能不断强化。针对低俗庸俗媚俗、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施综合性制度化管理举措,加强常态化治理,倡导良好从业道德,行业生态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一个标准、一体管理,完善现代化监测监管体系,努力营造清朗视听空间。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现已覆盖全国3.8亿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用户,以技术手段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收视数据采集难题。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广电总局制修订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等一批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广电事业法治体系日益完善,行业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7.广电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机制日益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着力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系统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推进“三个责任”一起抓,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成为行业应对大战大考的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力投身广电事业建设,勇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一次次的重大任务中充分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广电精神,体现出百万广电铁军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党领导广电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在党领导我国广电事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为做好今后广电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广电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国广电事业从诞生开始,就带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广电姓党、绝对忠诚”已经铭刻到一代又一代广电人的血脉之中。80余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根源在于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广电工作是政治工作,广电队伍是政治队伍,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求。未来无论新兴媒体如何发展,媒体格局怎样变化,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切实加强党对广电工作的全面领导。只有始终牢记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保证广电事业发展方向不偏、焦点不散,真正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进、行稳致远。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广电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

广电事业源于人民、根植人民,一直在党的领导下抒写人民、讴歌人民、服务人民,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中茁壮成长。历史经验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广电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广电工作的最终评判者,也是做好广电工作的最强动力和最大底气。只有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惠民、服务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镜头和话筒始终对准人民,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才能真正体现广电事业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价值。

3.坚持服务大局是广电事业建设的内在要求

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始终是广电工作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广播电视始终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阵地,始终自觉从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开展工作。近年来,广电系统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加强主题主线宣传,繁荣精品内容创作,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同向而行,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历史证明,只有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自觉服务和融入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工作、部署工作、推动工作,广电事业才能找准坐标定位,更好地体现行业特色优势,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4.坚持改革创新是广电事业稳步前进的不竭动力

纵观我国广电事业发展历程,从成立初期单一的广播系统,到今天的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发展,从国内覆盖到国际传播,都始终把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引领推动行业发展和媒体格局演变。广电事业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突破,都是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变革而取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广电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在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路径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才能跟上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把握创新发展的好机遇;才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突破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不断提升活力动力,实现行业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5.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

繁荣发展广电事业,最主要的是体现在社会效益、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增长上。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电系统坚持正确方向导向,以坚守社会责任为己任,加强政策设计、创新工作举措,推动事业产业同步发展,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价值优先,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共同增长,才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广电事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6.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是广电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通过不断强化行业党建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广大党员干部信念更加坚定、作风更加务实、斗志更加昂扬,切实增强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实践证明,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才能锻造一支具有铁的信仰、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担当的广电队伍,以党的建设工作成效推动广电工作取得新进展,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新时代新征程,广电系统一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赓续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谱写伟大征程新篇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