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在纪实影像中,奔赴一场“冰雪之约”
发布日期:2021-12-20 18:37信息来源:广电时评 浏览次数:

随着2022北京冬奥的脚步临近,一批记录冬奥会筹备过程、宣传冰雪运动文化的纪录片陆续播出。这批作品多将镜头聚焦在筹备北京冬奥过程中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以微纪录片、电视栏目的系列纪实节目为主,呈现出轻体量、切入角度多元的特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推出的三集纪实内容《筑梦冬奥》和新华社推出的微纪录片《筑梦冬奥》,都将镜头对准2022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场馆建造、改造过程,展示赛道、场馆建设改造过程中的难点攻破。

从北京延庆小海坨山顶的高山滑雪速降赛道上特定形状的打造,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游龙造型赛道里运动冰面扫洒、喷水成冰的制冰实战,再到奥运老兵让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奇思妙想,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里冰面制冷方式的创新,在新华社推出的微纪录片《筑梦冬奥》中,精炼、写实的镜头讲述了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世界级运动场馆建成、完善的过程。

新华社微纪录片《筑梦冬奥》。

在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的《筑梦冬奥》中,冬奥运动场馆的建设过程和幕后英雄们的故事被进一步细化,多方面讲述我国冬奥场馆建设、改造过程中的不易,以及如何满足冬奥组委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由于小海坨山地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带,降雪量无法与北欧等地相比,因此在高山滑雪速降赛道上,需要通过大型泵站逐级泵送水给山腰至山顶的几百个造雪点,以便造雪机全天候造雪制作赛道。看似易行的施工方案还要考虑地质问题,因此施工队伍通过石笼墙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减少对小海坨山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节目还借助虚拟动画“还原”场馆、赛道建设过程中的疑难点和重要基础建材铸造的过程;引用历史资料,展现场馆改造过程中被优化的部分。

“2022年冬奥会我参与了,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对于2022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速降赛道,速滑建场馆的建设者们而言,这份难得的荣誉背后,有兼具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巧思设计,也有争分夺秒的反复尝试。

颁给幕后英雄的“奖牌”别致且有意义,而奖励给赛场上奥运健儿的奖牌更凝聚了设计师们关于荣誉、梦想、中国元素的巧思。

10月26日,在“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现场,本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奖牌发布。当晚,央视奥林匹克频道《五环纪事》栏目推出的纪录片《奖牌诞生记》,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奖牌设计理念出发,走进奖牌设计团队,探索简约而不简单的北京冬奥奖牌的诞生过程。

片中还呈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设计的梦幻联动。

《奖牌诞生记》具象化地呈现了“荣誉”的诞生过程。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推出的微纪录片《最高荣誉》,则从冬奥会奖牌背后的故事出发,以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前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杨扬的故事为线索,讲述冬奥运动员、北京冬奥奖牌设计团队等与冬奥奖牌密切相关的人士,他们职业生涯中与荣誉、梦想、泪水、汗水的故事。

迎接冬奥、筹备冬奥的过程中,还有更多关于普通人的故事。

央视科教频道、奥林匹克频道播出的微纪录片《一起上冰雪》,以“人文冬奥、科技冬奥”为主题,通过30个人物故事呈现全民冬奥的氛围。片中人物有技术人员、场馆设计人员、发明家,也有医生、教练、志愿者,更有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的民间冰雪爱好者和传承者,他们为中国的冰雪体育事业孜孜以求并且乐在其中的精神令人感动。

在BTV冬奥纪实频道《双奥之城》栏目首播纪录片《滑雪老兵—单兆鉴》里,以双奥博物馆签约的中国首位滑雪冠军、世界滑雪历史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单兆鉴为主线展开叙事,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据悉,讲述双奥之城的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预计冬奥会前夕播出,冬奥题材纪录片《大约在冬季》目前也在筹备中。

这些冬奥主题纪录片为推广冬奥文化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也充分发挥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