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观察】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更多新时代精品力作
发布日期:2021-01-26 17:43信息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浏览次数:

导读:1月初,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代表广电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广播电视工作。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召开的首个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为全国广电行业实现关键时期新跨越吹响了集结号,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广电智库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系列观察,今天推出第八篇。

聂辰席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对2021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生产提质升级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创作生产的规划力、引导力、组织力,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新时代的文艺作品。近年来,广电总局建立健全节目创新创优评审机制,推选出大量的精品节目,分析总结这些节目的经验,对进一步落实新时代精品工程部署很有意义。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广电文艺创作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总局加大力度开展创新创优工作,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制作播出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作品。前三季度,广电总局表彰了47个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推荐优秀动画片35部、优秀纪录片160部、优秀网络视听节目101部。其中既有《思想的田野》这样鲜活的理论节目力作,也不乏《青春在大地》《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等制作精美的主题综艺节目。有《同饮一江水》《跑好最后一公里》等集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纪录片,也有《幸福路上》《大王日记》《石山石猴石娃子》等集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动画片以及《金银潭实拍80天》《毛驴上树》等影响大、传播广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

在广电总局超前规划、提前布局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广电行业在节目创新创优、精品创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在实践中将之不断丰富和发扬,是全行业落实中央部署、推动内容创作生产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优秀节目的优秀之道

优秀的节目虽然个个不同,各有优秀之处,但也不乏共同点。我们仅从2020年前三季度广电总局表彰的创新创优节目中即可窥见一斑。

优秀节目紧扣时代发展,紧扣主题主线。脱贫攻坚是最重要主题,2020年前三季度获表彰的47个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中有15个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主题。《第一书记的十八般武艺》《喜上加喜》《青春在大地》《田园中国》《极限挑战宝藏行》等,关注真实生动的扶贫故事,搭建媒体扶贫的创新渠道,紧紧抓住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题主线,既着眼脱贫现实又关照乡村振兴的未来。这些节目既有好口碑,又深受观众喜爱,收视屡创同类节目新高。根据中国收视大数据平台(CVB)数据显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喜上加喜》栏目平均收视率0.952%,《极限挑战宝藏行》单期最高收视率0.808%,《青春在大地》收视率达0.6%,《奔跑吧·黄河篇》每期平均收视率0.573%,足见观众对这些节目的喜爱程度。扶贫类的网络视听节目,除了在讲好扶贫攻坚故事之外,采用了更多具有实际效果的互动方式,扶贫+直播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广播电视文艺创作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观那些在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那些只反映“身边的小小悲欢”、那些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只会被淘汰。

优秀节目书写英雄、礼赞英雄、塑造英雄。抗疫内容是2020年公众关注焦点,47个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中有14个、58个网络视听节目中有16个,是抗疫题材节目。这些节目旗帜鲜明地书写中国人民的抗疫历程,书写抗疫英雄,塑造抗疫中“平民英雄”的群像。《与抗疫英雄做校友》节目,聚焦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张继先、张定宇等抗疫英雄代表,聚焦这些医学专家的大学母校,以抗疫过程中英雄的事迹为线索,展现他们生动的形象和性格。广播节目《档案里的战疫故事》通过声音记录了抗疫中人民的群像,有一线医务工作者、有坚守工作的环卫工人、有被成功救治的普通人,有解放军战士、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网络视听节目《楚材社区蹲点日记》以小见大,创作者在社区蹲点四个月,用话筒记录了50多人的声音,记录了武汉市楚材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商户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历程。这些真实的身边英雄的记录书写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观。

优秀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创优节目历来不乏文化类节目。《似是故人来》《还有诗和远方》等节目,选取社会文化现象、热点文化问题,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中国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迹里的文字活起来。《流淌的歌声》《民族文化——小康路上歌声嘹亮》将奋斗者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故事,脱贫致富的典型故事,外化为经典歌曲,外化为民族文化。这些节目将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人们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文化类网络视听节目独具新意,节目题材多样,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记录自然风光的节目。特别是以京剧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瑜你台上见》,配合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播出,京剧名家王珮瑜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结合电视剧的社会背景,讲解民国时的梨园故事、剧中人物关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京剧,吸引了大批电视剧观众的关注,推广了京剧文化。

优秀节目具有较强融合能力,广泛吸纳各种形态与先进视听技术。情景再现、真实记录、文献资料、文艺表演、美食、美景等多种元素在节目中集结,直播、短视频、互动技术等在节目中融合,推动节目持续创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海报里的英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特别节目》,以经典电影海报为切入点,融合了短剧、合唱、情景舞蹈及访谈等多种形式。《青春在大地》融合了真实记录、舞台表演、情景再现等多种形态展现扶贫工作者的艰辛历程。《还有诗和远方》将文旅、美食、音乐、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杏”福在端午》将直播带货穿插进现场节目。科技类节目将跨界知识融入内容,聚焦发展前沿、展示科技成就,探索人类最先进的知识,将科技人员带到前台,深入浅出阐释高端科技。疫情期间,网络视听平台推出的《相信未来 在线义演》长达10小时的在线直播,推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展现了医护人员、社会志愿者、普通商户等各类群体的抗疫生活。

总体上看,2020年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383档主题综艺节目和328档周播综艺节目,全网上线网络综艺节目289档,节目创作总体向好,各类精品节目层出不穷。但是我们看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容同质化、主题布局不平衡、多样化不足。部分主题过于集中,有的主题却鲜有涉及,尤其是缺乏能够全景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现实题材作品。各类作品在提高艺术欣赏、弘扬核心价值方面不断探索,不乏《思想的田野》《从十八洞出发》等思想性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作品,但仍然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价值空洞、表达说教、缺乏感染力。

二、持续推动创新创优,打造更多精品力作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征程开启之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在节目创作中,要坚持守正创新,落实广电总局的各项重要部署,在内容创作生产上提质升级,打造出更多新时代精品力作,为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强化重点选题创作。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要紧扣时代脉搏,“为时”“为事”,发时代之先声。要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在选题上要聚焦重大主题,从深刻的历史变化中找选题,从巨大的社会进步中找热点,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要抓重点题材、重点项目。要深入研究策划重点创作项目特别是现实题材项目,集中力量作好重点项目全流程跟踪、全链条管理服务,力争创作出质量优、影响大的的精品力作。

第二,强化内容原创。原创无外乎是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以身边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生在中国广阔大地上的故事或许有相似之处,但必定各个不同,切身挖掘真实事例,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这样创作出的节目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抄袭模仿,真正各具特色。同时要从细节入手,加强典型塑造,从写实中落实原创。广电总局扶持的重点纪录片《落地生根》,摄制人员在基层进行4年的蹲点拍摄,真实记录了当地村民、脱贫干部、驻村大学生等不同的人物,记录中注重典型人物塑造,刻画鲜活感人的细节,切实反映当地民众的真实生活,让片中的人物成为真正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的身边人。各级主管部门应当鼓励这样的原创,对类似作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

第三,强化价值引领。广播电视节目不能甘当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更应当作一把创造美好生活的“斧子”,要将目光放置于人类发展最先进的方向,提升节目的价值引领,不能把身边小小的悲欢视为全世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忌“剪刀加浆糊”,要注重主题升华,对素材进行加工,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要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潜移默化地体现进节目的叙事方式、表达手法、创作手段中。

第四,强化系统融合。优秀的节目,其节目形态、技术手段、表达方式都体现了系统融合、深度融合的理念。当前在节目中很少有以一种或者几种简单的方式表达,纪录片中不乏表演性的情景再现,综艺节目中也不乏真实的记录,线上节目也不乏线下元素的参与,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元素不断进入内容制作,科技、法律等多元知识也进入节目视野。我们应当看到,在创作中不乏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怪诞、追求与众不同,导致节目流于浮夸、沦为次品的情况。因此,要把握创新的时度效,防止过犹不及。加强系统融合,在创作中要增强包容性,特别要强化从年轻人视角看问题,增强与年轻人的共情与互动,推动在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渠道、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要吸纳新鲜元素、新鲜技术,寻求最大范围的观众情感认同,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节目感染人、引导人的作用。

创新是创作者的生命,创优是创作者的追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要保持对文艺创作的敬畏、对观众的敬意,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新时代精品力作。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