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聂辰席:推动电视剧创作上新台阶
推出更多标杆性精品力作
发布日期:2020-12-08 17:20信息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浏览次数:

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年12月4日上午)

聂辰席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交流明年和“十四五”时期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刚才10位同志做了发言,介绍了电视剧策划、规划、创作、制作、播出、评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心得感悟,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大家谈到的一些问题和建议,会后总局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进一步采取措施,更好地改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国家、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电总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大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紧扣重要时间节点、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握紧拳头抓精品,涌现出《外交风云》《可爱的中国》《彭德怀元帅》《最美的青春》《在远方》《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等优秀作品。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总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出题,发动组织电视工作者投入创作,制作了表现抗疫期间真实人物感人故事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充分展现了电视剧行业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总局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策划并组织拍摄了时代报告剧《石头开花》,主创团队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调研创作,聚焦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十大难点,通过10个单元故事展现扶贫干部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历程,在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

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谋划包括电视剧工作在内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改革发展。五中全会对繁荣文化事业产业作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宏伟规划和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明确提出“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为新时代电视剧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体会,电视剧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创作高质量发展。这里,我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近期关于影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进一步推动电视剧创作上新台阶,推出更多标杆性的精品力作,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弘扬正能量、充满艺术性的新时代精品力作,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伟大人民需要伟大作品,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电视剧创作要扎根现实主义创作丰厚土壤,坚持百花齐放,拓展创作题材,不断挖掘、淘宝,着力打造更多的新时代精品。

要立足新时代史诗般的伟大实践,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电视剧创作要把反映新时代作为重中之重,把时代进步的前沿作为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前沿,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作为精品创作的主战场,着力全景式、史诗性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要把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需求,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新史诗的出发点和源动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讴歌新时代的伟大创作中。要注意,聚焦伟大的主题,讲好伟大的故事,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善于在细微中呈现宏大,在情感中渗透力量,在形象中传递思想。

要着力表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讲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故事。要带着深厚感情塑造好人民群众的形象,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要把审美聚焦到基层群众上,把诗情浸染到火热生活里,做到立足生活接地气,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要注意反映地域、领域的丰富性以及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生活气息浓厚、时代精神印记鲜明的优秀作品。不能视角片面偏狭,把老百姓描绘得蓬头垢面、可笑愚蠢;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缺乏对人民生活、情感、命运的真切观照;坚决防止热衷制造话题性,缺乏价值上的引领和提升。

要瞄准人民新期待、时代新创造,努力推出具有前瞻性、超越性、突破性的精品力作。面对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潮流、新的生活风尚,要积极投身火热的新生活,在新实践新创造的细微场景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用心用情用功去体会和创作,用符合当代电视剧艺术规律的方式,通过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人物和故事展现生活的期待、人民的创造、思想的力量、时代的魅力。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为标新而立异,大肆堆砌所谓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使故事和情感流于表面,显得虚假而浮夸。

二、聚焦党和人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引导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树立正确历史观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斗争、奋斗、发展和探索的伟大历程,蕴含了内涵深刻、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是当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比如: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弱胜强、以小打大,打过无数硬仗、恶仗、胜仗,战胜了很多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强大对手。中国革命道路曲折、成就辉煌,克服了许多超乎想象的巨大困难,经历了很多极其残酷的生死斗争,涌现了无数为之牺牲奋斗的革命英雄。这些都是电视剧创作的重要选题和宝贵素材。

抗战题材一直是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热点,涌现出《亮剑》《生死线》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反映抗日战争的电视剧作品,要始终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始终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始终突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这方面,创作焦点不能跑偏,要对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和伟大胜利。创作方法要科学,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史观,敬畏历史、讴歌英雄。创作态度要严谨,编故事写人物一定要尊重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服化道也要尊重历史真实,坚决遏制夸张离奇之风。

革命历史题材要突出价值引领,深入阐释中国革命历史,大力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用一部部优秀作品铸就中国革命史的影像丰碑,从而引导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全国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三、坚持以人民满意为重要标准,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应、市场认可统一起来,健全电视剧作品评价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的作品。好的作品既要弘扬正能量,又要充满艺术性,不能生硬、刻板、说教。要从细微处着手,把人物故事表现得丰富生动,增强艺术感染力,做到真实感人。

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有更多经得起人民评价和时代检验的精品之作、高峰之作。要让荧屏涌现更多熠熠生辉的优秀作品,让观众对中国电视剧的热爱始终如一、永不退潮。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方面,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是底线,出了问题是要一票否决的。电视剧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几代领导同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电视剧工作的责任、使命、任务,深刻理解电视剧的政治属性、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刻理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机结合的内涵要求,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电视剧创作始终牢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审美导向、价值取向。

电视剧是大众艺术,艺术性是电视剧天然的生命线。一部作品如果艺术上乏善可陈,就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真正的喜爱。经不起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认可,就不可能赢得掌声和鲜花。电视剧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政治使命,履行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必须尊重艺术规律,学会讲好故事,坚决反对简单地贴标签、喊口号,概念化、模式化,人物苍白、台词生硬,否则效果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人民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人民群众的口碑就是作品的奖杯、丰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文艺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能够经久流传的文艺作品都是群众满意、市场认可的。我们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坚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观众认可。观众会用“按钮、遥控器、鼠标”给作品投票,一部电视剧如果缺乏收视率、点击率、热度值,也很难称为优秀作品。

当前,广电总局正在按照中宣部部署,推进建设“中国视听大数据”系统,探索完善电视剧作品评价机制。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媒介融合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电视剧评价体系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电视剧提高质量设定更加清晰准确的价值坐标。

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实施电视剧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全流程质量管理机制,下大力气推动精品创作

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提升作品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广电总局将全面实施电视剧质量提升工程,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完善质量管理措施。

一是健全电视剧创作生产全流程质量管理机制。广电总局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重要要求,把电视剧创作生产全流程分解为19个工作环节的上百项任务,全面覆盖电视剧工作的规划立项、拍摄制作、播出发行、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全流程各环节。我们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推动电视剧质量总体水平大幅跃升,实现更高质量、更加丰富、更为均衡、更有效率的生产和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建立更高标准的电视剧精品创作生产推进机制。广电总局已开始筹建电视剧精品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全环节统筹协调。对重大题材重点项目,加强创作指导和保障服务,靠前指挥、全程介入,集全系统全行业之力、优化资源配置。在创作前期,组织剧本论证,把控创作方向;在摄制阶段,加强指导和保障,配好创作团队;选用演员要适合角色,既要大胆启用新人,又要用好老戏骨。在粗剪完成阶段,组织预审,校准导向偏差,提升艺术质量。在项目播出前,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好剧播出好效果、形成好口碑。

三是严格管理、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电视剧细节把关,建立更有效真管用的管理体系。细节决定成败,文艺作品更是如此。要坚决防止因特定画面和声音错误出现安全事故。这方面,总局正在进一步强化细节把关的要求。制作机构和主创人员要强化质量意识、注重细节把关,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中,要有专人同步记录相关场记信息,填写“特定画面和声音等使用情况说明表”,作为内容审核的必备材料。要建立健全奖惩措施,确保压实责任,避免因细节把关不严引发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提高创作质量,还必须力戒浮躁浮夸。精品往往是经久耐看的,《媳妇的美好时代》《父母爱情》等优秀作品播出多年一直受到观众欢迎,经得起反复品咂。但现在有的作品,首播不久就引发观众反感和社会批评。究其原因,还是跟风盲从的浮躁、浮夸思想在作祟。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总局已经采取了加强题材备案、剧本抽查和审查把关等系列管理举措。在这里再次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全行业都高度重视。电视剧创作一定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要坚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把正确把握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作为艺术创作的最大追求之一,情节、化妆、表演、道具等都要经得起观众的检验。(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在创作之初就要求全体主创遵循纪实风格,演员大多素颜出镜,全剧以真实感人赢得了观众)各级广电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把关调控,坚决反对胡编乱造、浮夸奢华,坚决反对架空生活、解构历史、虚无英雄,坚决反对创作游戏化、过度娱乐化。

五、坚持紧紧依靠文艺工作者、尊重艺术规律,建设德艺双馨、新老传承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点燃创作激情,永葆创作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我们深知,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广大电视剧工作者。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电视剧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职责,坚持立业先立德、为艺先为人,坚守艺术理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德艺双馨作为终身追求,努力把最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演员要注重提升思想文化内涵,只有颜值不行,关键还是要重艺德看演技。

广电总局一直把队伍建设作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我们要继续加强和电视剧工作者的沟通联系,采取创作论证会、推进会、座谈会的方式多与电视剧“名家”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注重优秀青年电视剧人才的培养,给予信任、创造机会,努力培养更多的知名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加强创作培训,推动经验、风格、流派和思想的交流融合。总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专门举办过电视剧系列全员培训班、电视剧编剧培训班和制片人培训班。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仍坚持以视频会议的方式举办重大现实、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培训班,发挥了分享经验、解疑释惑和统一认识的积极作用。今后,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专项培训和常态轮训相结合,为电视剧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和互鉴的机会,并努力推动培训的成果转化为作品质量提升的成效,在全行业营造创优提质的浓厚氛围。

总之,我们要共同努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动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用心用功用情打造更多的新时代扛鼎之作、史诗之作和传世之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

谢谢大家!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