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重磅!2020年全国广播电台和频率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0-12-04 17:30信息来源:广电独家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疫情促使传统广播格局被打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全国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后疫情时期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广播在这次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广播电台也通过融媒体运作在困境中发现新机遇,积极调整布局主动应对变革。

疫情促使传统广播格局被打破。手机等智能收听终端逐渐规范化,付费音频与精品内容生产逐渐被听众认可,传统广播进一步与新媒体端深度融合,节目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端良好传播,并催生短音频、精品广播剧等系列新兴内容,推进广播的融媒体变革实现新发展。

在市场竞争方面,2020年上半年,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占据全国收听市场近九成的份额。其中,新闻、交通、音乐三类主要频率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同时随着疫情时期社会对于信息权威性需求的提升,新闻类频率收听占比同比提升。

在移动互联网平台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强势发力,推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白皮书(2020版)》,进一步推动“5G+4K/8K+AI”的战略格局;依托权威公信力与资源优势推出声音聚合平台“云听”App,精准布局移动互联网市场,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

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持续推进融媒体平台发展,通过多元立体传播矩阵在网络平台中重塑传统广播的形象。

随着短视频与直播带货逐渐常态化正规化,传统广播电台转变思路,创新“内容+主播”IP化发展模式,推动主播可视化、红人化增加听众黏性。

另一方面,“广播+直播带货”成为业界新常态,全国多家电台纷纷试水直播带货与电商扶贫,体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疫情期间应急地位彰显,融合报道是主流

广播具有传播迅速、收听便捷、收听场景广等特点,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具有统一联动、可管可控、权威可靠的独特优势。从政府层面通过广播向公众发布紧急消息,可以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组织救援等多种功能,能有效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公共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从新冠疫情防控广播的宣传可以证明,应急广播仍是最快捷、最广泛的大众传媒和信息工具。全国各省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和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稳定民心,部署防治措施,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疫情防控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疫情的冲击,传统广播媒体利用融媒转型的建设成果积极应对,通过传统端与以移动智能端进行融合立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凸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与权威作用。

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全国广播频率收听率以及在融媒渠道中的创作数较上半年均值均显著增加,平均增幅达到24.5%,内容生产与发布力度空前增强。其节目以及作品质量与吸引力也有明显提升,象征着在疫情这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主力军地位彰显。

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响应号令,投入5500多人的采编播力量,先后派出216人的报道团队深入湖北防控一线组织宣传报道,超过2200家国际主流媒体连续转发总台疫情防控报道,各项数据刷新海外传播纪录。

总台广播频率充分发挥广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作用,利用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收听门槛低等优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预案,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全天所有节目滚动播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程。每天19:00-20:00还推出《中国之声抗击疫情特别报道》,仅2月3日-9日一周时间内即发布疫情相关报道1400条次,文字消息近7000条次。

1月29日起,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天使日记》。

该节目内容来自于直面新冠肺炎疫情、与死神赛跑的医务工作者,以语音自述的形式、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状况,传递了严峻疫情背后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天使日记》每天播发一集,同时上线“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并在中国之声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该节目以敏锐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传播了抗击疫情一线的正能量故事。相关数据显示,其微博单条最高获赞1.9万人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累计超过34.4万人次。

北京交通广播持续直播防控疫情新闻发布会,为北京市民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发布内容提供了权威、及时的渠道。

针对重点工作要求,北京交通广播还将其设置为最优先发布级别,在主持人信息发布页面置顶,要求主持人全天大密度滚动播出,在防疫工作严峻时,每天此类信息的播出频次达到百次,对相关工作要求的传播发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羊城交通广播从大年三十傍晚便应急投入有关宣传排播,之后全天版面挂牌播出《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其公益节目和公益宣传声带等多形式多渠道发布,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迅速形成强大的传播力。

据统计,羊城交通广播累计策划制播了280条(篇)相关公益宣传声带、40篇短音频和23期广播小品节目。频率策划发起的复工复产宣传协作行动得到社会各界响应参与,声带、短视频、海报应用在公园、馆堂、酒楼、商场、酒店、公交枢纽站场、车辆维修点、汽车销售4S店、在售楼盘、居民社区等场所,部分辑次的防疫故事节目、短音频同时上线“粤听”和“阿基米德”。

羊城交通广播还制作推出了大量短视频和H5产品,推出了6首疫情防控原创歌曲,制作了抗疫题材《大吉利车队》《好奇心日报》及抗疫广播剧。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交通频率2016年被福建省政府确立为福建应急广播,2020年以来与全国广播联盟联手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的“声”力军,推动福建应急广播抗疫宣传的有效进行。

疫情期间其推出《众志成城共同战疫》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大联播,以及《疫起守护—安sir云课堂》《宜建钟情·共同战疫》等特别节目,积极履行特殊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与使命,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广电总局的肯定。

江苏新闻广播特派武汉记者在报道南京赴武汉进行医疗垃圾处置的环保志愿者时,通过长时间跟随采访,把环保志愿者们值得尊敬的故事作了细致生动的展现,分别制作了广播、电视和短视频等多个版本,把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危险工作呈现在大众面前,多渠道展现了同样在抗击疫情一线却默默隐藏在救治背后的重要岗位。

上述节目的视频版在新媒体端推出后,被央视《新闻周刊》节目采用。频率的3名员工因抗击疫情表现突出而获得省级表彰,连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并亮相央视综合频道记者节晚会讲述好记者好故事。

郑州交通广播以“服务郑州建设,服务市民出行”为己任,疫情期间,推出全媒体作品《我家住在健康路上》讴歌白衣天使,同时推出《大喇叭进社区》和《夸夸咱小区》系列专题宣传防疫常识,播报及时的疫情信息,让市民足不出户了解疫情动态,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声量。

▍融合转型立体传播,创新内容形态打开传统广播新视阈

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导致人们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私家车的使用明显增强。虽然2020年各地交通禁行令使得车载广播收听明显减少,今年春节期间车载收听量较去年同比下滑48.4%,但是汽车依然是广播主要收听场景。

赛立信媒介研究2020年全国车主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车主在车中有收听广播/音频的习惯,据此推算,车内场景下的广播媒体用户规模将超过5亿,车主仍然是广播媒体占比最大的用户群体。

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

2020上半年疫情特殊时期,居家成为社会主要生活状态,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体形式,无论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是微博、微信等平台,移动互联网作为人们随时随地可接触的媒体工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广播市场的格局变化。

赛立信全国70+城市收听率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广播媒体的周活跃用户近2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2%,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疫情期间触达人群规模有所减少,但是,电视、广播等媒体仍人们心目中更具权威性的媒体,特别是中央级广电媒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日益扩大,以“两微+客户端+短视频”等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端广播媒体成功吸引了一定规模的在线用户。

2020年5月赛立信媒介研究所的媒体受众调查数据显示,广播媒体吸引的新用户超过60%是通过手机智能终端在线收听广播的,其年龄基本集中在25-44岁。

随着人们对内容付费的接受以及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移动智能收听终端的广播接触率日益见涨。

第21次全国皮书年会(2020)发布的《中国音频传媒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6%,移动音乐、有声读物、音频直播等不同形愈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头部节目和精品内容推动用户付费收入大幅增长,原来的传统收听终端、车载收听终端、智能收听终端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传统收听市场进一步缩减。

在市场竞争方面,2020年上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央广经济之声和国广环球资讯广播点击量稳居移动互联网平台收听数据的前三位。

作为国家级新闻广播,中国之声凭借权威性、公信力和覆盖全国的传播优势,是受众最为关注和信赖的广播传播渠道,在全国市场中有十分优异的收听表现。

与此同时,2020年上半年,省级电台和城市电台依旧占据全国收听市场近九成的份额。

广播媒体经过多年的融合转型,逐步建立起“传统广播电台+移动网络电台+自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官网”的立体传播矩阵,内容生产也向网络用户需求靠拢,在网络传播主阵地中积极变革转型发展,体现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智慧广电”融媒体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全面布局新阶段,而短音频、精品广播剧等内容形态的创新正在打开传统广播发展新视阈,中央与省市级电台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融合发展模式。

■ 总台广播频率深化改革,推出聚合分发平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自2018年3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转型重构目标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加快实现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节目制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

2019年12月6日,由总台承担的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上海国际传媒港启动。12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5G+4K/8K+AI媒体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可以让总台实现超速度发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

2020年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白皮书(2020版)》终审会,白皮书的制定对于现阶段5G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在5G媒体应用上的探索,总台在国内、国际均走在了第一方阵。

2018年底总台成立了5G媒体实验室,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展基于5G网络环境下的媒体应用创新工作,并在国庆70周年庆典、春晚、两会、武澳门回归20周年等多项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中,充分运用5G网络传输特点进行了5G+4K/8K、5G+VR直播,提升了电视及新媒体观众的视觉体验。

另一方面,在202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续推进广播频率改版升级,3月5日全面推出高品质声音聚合分发平台“云听”,并于10月25日重阳节与中国老龄协会信息中心合作打造“云听”客户端(乐龄版),为中老年用户提供定制化、场景化互联网声音产品,服务移动互联网时代老龄化趋势下的社会建设与公共服务。

“云听”依托总台优势资源,聚焦泛文艺、泛知识、泛娱乐三大品类,为各类终端用户提供声音产品和服务,是继“央视频”上线之后的基于移动端发力的声音新媒体平台。

在内容资源方面,“云听”拥有166个细分频道、150万小时版权内容,汇聚了全国各地主要省市地方台广播频率节目约300余路,并通过知识付费、互动打赏、广告营销等业务功能,带动产品逐渐走向商业化运营,使总台优质的声音产品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价值体现,探索广播盈利新模式。

在2020年战“疫”特殊时期,“云听”第一时间上线抗击疫情专区,集结总台央视资源、权威机构实时疫情数据、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和湖北之声等广播节目内容和公益展播。同时,为方便中小学生在家学习,平台集结了一批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有声书等独家优质声音版权节目进行展播,体现中央广播媒体在特殊时期的的社会责任与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云听”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合作建设音频内容共享通路,不仅在“学习强国”上线“云听”专区,还深度合作同步创作和展播战“疫”相关音频内容,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声量,探索广播融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 省级电台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随着传统广播电台纷纷“触网”,广播音频在线收听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省级电台持续发力带动IP内容热度。

据调查,在移动互联网端月均点击量超过500万的头部频率中,省级电台占据23个,累计点击量达2.3亿次。北京交通广播、上海动感101、江苏新闻广播、浙江交通广播、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珠江经济台等强势频率线下引流线上,再次带动线上热点。北京体育广播、上海第一财经、广东股市广播等特色频率的用户黏性强,是不少用户线上锁定的频率。

全国204套监测广播频率数据显示,大部分频率已在社交平台的微信与微博入驻,入驻率分别达到93.63%与80.88%,社交平台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与传播能力为大家所重视。

2020年上半年,各广播频率在各平台发布的作品整体影响力相对较强,体现了省级广播电台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在互联网端探索新可能,推进融媒体布局稳健发展。

2020年江苏广播依托自建PC端门户网站江苏广播网与自建移动端应用“大蓝鲸”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收听、互动、直播、电商及路况等相关服务。

截至目前,“大蓝鲸”客户端下载量超300万,同时建立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企鹅号、头条号等的江苏广播新媒体矩阵,实现了全媒体、多平台的融合发展、聚合传播。其孵化的“交广梦马”视频账号涵盖汽车、美食、健身、文化、演绎、旅游、财经等多个方向,涉及多个平台,目前10万粉丝以上抖音达人账号已达12个,其中运动达人程鸣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的粉丝已超150万。

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深化频率改革,2020年8月21日,为促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上海广播电视台撤销东广新闻资讯广播。

2020年6月,广电总局批复上海广播电视台申请,同意FM89.9原“东方都市广播”调整为“长三角之声”广播,呼号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这是全国首家由地方电台开设的区域性广播,致力于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和跨区域媒体合作平台。

在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东方广播中心以FM89.9“长三角之声”作为广播端主平台,每天9:00-17:00在第一现场呈现长达8小时的《进口博览会特别直播》节目,并在以“阿基米德”“话匣子FM”为龙头的上海广播新媒体矩阵同步进行音视频直播第一时间与受众分享展会盛况,彰显省级广播电台在重大活动事件中的引领作用。

河北交通广播融媒体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由“河北交通广播”同名微博、微信、头条、抖音、快手、搜狐号、大鱼号、百家号等诸多第三方自媒体官方号组成的微矩阵,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及河北交通广播传统广播节目合力共融,已成为河北当地颇具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的知名媒体品牌。

其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已超269万,微信综合影响力持续多年位居全国500强;抖音号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集中发力,半年时间粉丝总数翻番,目前总量超过55万,且屡屡出现点击量过千万的爆款;微博粉丝接近50万,日活超过15万。

依托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App及其他公共网络平台传播,河北交通广播节目触达率始终位居本地广播媒体前三、全国广播交通广播媒体前五位置。

■ 城市电台探索公共服务新方向

作为本地化、区域化的媒介,本土特色依然是广播频率主要的生存方式。城市电台在全国广播收听市场份额中占据半壁江山,在播报本地新闻、服务当地群众、展开具体活动等方面具有较强影响力。

2020年,城市电台在深化融媒变革的同时,纷纷创新内容生产模式,探索公共服务新方向。

作为地市级广播电台,无锡广播为服务当地市民而策划了各类落地活动。太湖国际汽车博览会作为长三角主流汽车盛会至2020年已举办13届,每年观展人数均超10万。无锡广播新年音乐会今年已连续举办11年,此外还有广电婚博会、广电房产家装节、广电双十一嗨购节等。

除了大型活动,依托广播优质节目推出的各类亲民活动也是无锡广播服务市民的有效手段。无锡交通广播“车友嘉年华”“1069汽车影院”、经济广播“走访美丽乡村”、无锡音乐广播“红计划书香进校园”、无锡都市生活广播“校园十佳主持人大赛”等,都成为广播连接本土受众的纽带,主持人的品牌效应也在活动中得以彰显。

2020上半年疫情之下,无锡广播把社会活动从线下转移到云上,先后策划了“无锡广播云上音乐会”“广播网红团购季”“云车展”“新车云发布”等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郑州交通广播2020年不断加强媒体融合、持续创新创优,充分发挥城市电台“本地化、本土化、贴近性、服务性、互动性”的优势,扩大综合影响。

为了助力复工复产,2020年5月,郑州交通广播联合房产品牌特别推出“FM91.2首届云端房展会”,为市民提供权威、便捷、实惠的全方位居住信息服务,912频率主播为听众提供房源项目优势、优惠房源及优惠政策等,不仅实现了创收,同时也给市民提供了信息与帮助。

▍全国主要类型频率市场表现

调查显示,从各类细分专业频率所占市场份额来看,新闻类、交通类、音乐类频率依然为最具竞争力的门类,节目触达率较高。

受疫情影响,2020年新闻类频率权威地位凸显,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方面体现主流媒体的担当。

■ 新闻类频率权威地位凸显

作为国家级新闻广播,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中国之声以权威性、公信力和覆盖全国的传播优势,成为受众最为关注和信赖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

据尼尔森网联今年连续发布的月度数据,在200多家全国电台频率中,中国之声的传播力和收听人数始终遥遥领先,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在中国之声的收听表现和营销价值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牵引作用。

省级电台新闻频率方面,江苏新闻广播自2009年以来,在南京广播市场的收听率始终位居前三,每天的收听量超过百万。

据CSM的数据,2019年江苏新闻广占据南京地区收听市场份额的近三成,2020年1月-9月其收听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并排名南京地区第二。同时,江苏新闻广播官方微信粉丝97万,日均推送10条阅读量过万、月均推送110条阅读量超2万的文章,多个产品被央媒转载,在江浙沪地区表现亮眼。

市级电台新闻频率方面,郑州新闻综合广播节目以黄金时段集纳式新闻为骨架,以全天分布的热线谈话节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拥有最广泛的收听群体。2019年其收听率市场份额超过两成,2020年1月-9月市场份额持续上升,是区域影响力较大的广播媒体品牌。

同时,从社交平台触网数据来看,省级频率微信公众号中新闻类频率的累计阅读量和累计点赞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65%和241%,体现了新闻频率在疫情期间资讯报道的权威性。

■ 交通类频率仍为收听主流

汽车作为目前广播主要收听场景,关乎人们日常出行交通信息的交通类频率仍然是整体份额最高的类别,在信息播报与社会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北京交通广播于1993年12月18日开播,从2000年起,频率广告收入名列全国广播单频道第一,至今持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成为广播业界经营标杆。

据CSM测量仪收听数据,截至2019年10月29日,北京交通广播收听率表现不俗,市场份额平均值占三成以上,2020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与同期收听率持续上涨,领跑北京地区广播收听市场,且与追赶者保持着相当距离。

在西部地区,新疆949交通广播成为近年来发展瞩目的代表性频率。

CSM测量仪收听数据显示,2019年新疆949交通广播在乌鲁木齐广播收听市场份额占比五成、车载份额更是占比七成以上,2020年1月-9月频率收听市场份额占比与车载份额占比同步提升,收听份额领跑全疆,全国电台交通频率融媒体云传播影响力稳居全国十强,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省级频率。

■ 音乐类频率积极改版创新

音乐类频率立足本土打造多元化模式,积极改版创新,通过精准定位垂直细分满足受众对好内容的精准需求。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893汽车音乐电台)是湖南汽车生活第一台,专为私家车主提供全面的生活资讯服务平台。

赛立信收听数据显示,2019年音乐之声领跑长株潭核心区域的车厢收听份额,其锁定城市24-45岁成熟消费者,在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同时,该频率每年都会在节目上进行一次全面升级,2019年到2020年9月共推出10多档新节目,内容涉及亲子教育、诗词赏析、生活思辨等领域。频率在2020年推出《马上好孩子》《养生机器人》《汽车音乐风尚榜》等1-3分钟规格的短音频,碎片式穿插编排进栏目,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节奏,实现了垂直细分的视野跃升。

▍打造IP矩阵,探索直播带货

■ 广电“内容+主播”IP化

在融媒体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的高聚合性不断推动广播全媒体传播矩阵的加速形成,广播媒体的价值也出呈现出IP化趋势,形成“内容+主播”为核心的场景化延伸。

同时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不断被社会认可,传统广播媒体纷纷进军相关领域,并依托天然的专业优势形成明星级IP矩阵,从线上音频到音视频结合,逐步占领年轻市场。

在短视频的媒介及营销价值逐渐凸显、广电媒体纷纷试水的背景下,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全新推出广电主播NMK(NCCMEDIAKOL)红人指数,并于每月定期发布广电主播红人榜单。

无锡广播电视台(广播)在传统广播节目运营的基础上创新规划,打造“主播网红”融媒体直播项目抢占年轻市场,并通过网红排行榜专项奖励、粉丝打赏全额返还等手段,鼓励主持人积极参与。

“主播网红”平台每月生成网红榜,对月榜前十以及单场人气王给予奖励,同时对于粉丝打赏的费用,扣除合理财务成本外全额返还主持人,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激励机制。

浙江城市之声则致力于打造网红直播IP矩阵,形成联动效应。CCData广电MCN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浙江城市之声6个主播IP矩阵的抖音账号粉丝总量超过1133万,其中粉丝量级最高的“晓北-城市私家车”突破740万,规模覆盖堪比明星“大V”。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同样致力培养网红主播IP,栏目主持人戴晓琛的抖音账号2017年底开通,截至2020年9月初账号粉丝达300.4万,点击量达15亿,抖音平台获赞3595.3万,其推出的《钢铁主任和晓琛的日常》短视频系列播放量破15亿。目前这个账号的卡思指数最高排名在抖音平台的1040位,在活跃度与粉丝忠诚度方面表现突出。

■ 直播带货成为新常态

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直播成为时下最热门传播样态之一,2019年也被称为“直播元年”。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直播平台与规模迅猛发展并与电商结合,形成“直播带货”的新型经济形态并逐渐走向产业化与规范化,催生大量相关领域的“网红”。

受今年的疫情影响,为助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不少广电媒体主持人相继涉足带货直播,形成“广电+直播带货”新热潮。

以中央广播电视台为代表,自今年4月开始,央视新闻新媒体陆续推出多场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利用自身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向全社会传递了帮助湖北经济复苏、脱贫攻坚等主题,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电台主持人直播带货也获得了广泛关注,充分发挥专业性与多渠道优势,采用多方联合直播的形式,牵手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与“双微一端”等融媒体平台积极发力,扩大影响规模。

综合来看,大部分电台参与直播带货并非只为赚取利润,更多是在探索“电台+直播”融媒体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助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体现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电台具有本土性、区域性的特点,“电台+直播”另一种趋势是由政府牵头为本土企业品牌发声,承担推广本土文化的作用。

赛立信汇总了全国主要地区电台频率直播带货数据,从中可以发现,目前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的电台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中3个片区,占比均超过15%,其中分别以上海、广东和湖南为片区典型代表。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于“五五购物节”之际,汇聚上海广播中青代的众多优秀主持人,连续6天每天5小时直播带货;同时其充分发挥融媒宣传的优势,在“话匣子FM”App和“阿基米德”App开辟专题页面,电台官方微信号、第一财经广播等专业频率官方微信号每日3条以上不同角度推送,体现了广电媒体的权威性与号召力。

主持人带货首日购买转换率超过50%,6天直播共有85个品牌191个单品参与销售,实现了“促消费、提经济,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目标。

疫情期间,黑龙江交通广播作为全国唯一入选“阿里公益合作计划”的广播频率,负责承办黑龙江地区的抗疫助农专场,打响“998原产地计划”,聚焦龙江地标产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主播们深入克山县原产地进行视频直播,助力克山土豆7天销售1万多箱,超过10万斤;五常金奖大米10天销售额破百万元。

福建省广播交通频率2020年改版,全新推出广播带货直播节目《开箱有礼》,实现了音视频同步直播带货,与市场深度融合。

佛山电台携手快手流量达人,进行3个小时不间断“禅城超级品牌日”电商系列专场直播,共吸引262万人次围观,下单超3.1万单。

东莞电台通过“电台直播+‘知东莞’App我行我秀视频直播”的方式直播了12场东莞品牌专场,累计观看人次达37万,带货总计超116万元。

两地电台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与IP内容,同当地本土企业品牌联手,以产品独特性、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推广本土企业品牌,促进当地消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分享到
[全文下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